全国客服电话 010-82411210
银河联动二维码专利诉讼第二波,诉腾讯、支付宝侵权
银河联动二维码专利诉讼第二波,诉腾讯、支付宝侵权

    2017年10月16日,香港。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简称“银河联动”)今日下午3:30在中环广场举行专利诉讼新闻发布会,宣布入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告腾讯财付通公司及支付宝公司侵权。银河联动称,腾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侵犯了其“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的专利权。该专利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卓望信息”)与银河联动共同拥有。

    这是继今年3月状告腾讯公司侵犯其图形二维码专利之后,银河联动启动的第二波专利诉讼。此次诉讼以中国的两大移动支付平台为主要诉讼对象,直指其扫码支付这一核心业务。涉嫌侵权的支付二维码包括网络游戏支付、网络电商支付、网络付费阅读、线下商家支付等,这些支付都是通过扫描支付二维码完成。据统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为38万亿元,其中大量支付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的。因此,预计该诉讼将会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银河联动作为中国二维码技术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自2005年即开始二维码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在移动互联网尚未全面兴起的2006年至2008年,银河联动作为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率先在中国推出手机二维码应用,包括移动营销、移动音乐、移动媒体等应用,并合作研发“中国移动二维码”,申请了相关专利,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应用。其中,本次诉讼所涉专利“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就是双方合作初期在规划二维码优惠券和二维码支付业务中积淀的核心技术。 二维码起步于日本,兴盛于中国,特别在移动互联市场。中国移动互联产业是当前全球二维码应用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从移动支付、移动社交到移动营销,二维码广泛应用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与二维码应用第一大国不相称的是,中国并不是二维码基础和核心专利技术强国。中国多数专利均是在近几年申请且限于二维码具体应用层面,银河联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二维码基础和核心技术专利的高技术企业。 据介绍,经过十余年深耕细作,银河联动在二维码技术领域已拥有40多项专利,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地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些专利聚焦二维码的基础和核心技术,且覆盖面广。随着移动互联全面兴起,这些基础性的专利技术布局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商业和产业价值。 银河联动称,在其拥有的这40多项二维码技术专利中,包括本次涉案专利、图形二维码专利等多项基础性专利均涉嫌被腾讯和支付宝等众多企业侵权。但在本轮专利诉讼中,银河联动只针对中国两大移动支付平台商和使用平台的一个商户发起诉讼。银河联动表示,希望通过对二维码应用发展最迅猛的移动支付领域两个最大的支付平台发起诉讼,来唤起整个移动互联产业对二维码知识产权的关注和尊重,以期待在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推动中国移动互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银河联动认为,从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2017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到7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这些都彰显了中国将以空前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银河联动表示,对赢得本次专利诉讼信心十足。 银河联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高技术企业,银河联动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更希望通过自身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为中国产业发展和国家治理做出更大贡献。为此,银河联动于今年4月与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二维码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二维码安全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为国家网络安全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ID基础安全技术和工具。据悉,双方合作研发的安全二维码,可将国际标准二维码升级为安全二维码,可广泛应用于扫码入口、移动金融、企业认证、食品安全等领域。

上一篇 下一篇